2015年9月24日星期四

再談中醫治療漸凍人症

/張碩 中醫博士 2015924日於卡爾加里

近兩年,我時常收到來電或電郵,都是詢問關於中醫治療漸凍人症的。什麼是漸凍人症呢?它的學名是肌萎縮性脊髓側索硬化症(簡稱ALS),是一種漸進性的神經退行性疾病,可令退變的運動神經元無法控制肌肉,引起肌肉萎縮,進而完全喪失活動能力;預期壽命約三至五年;發病率約十萬分之二至十萬分之五。至今,現代醫學尚未找出ALS的確切病因,仍然被西醫視為不治之症,即使採取西醫治療,也多是做一些支持性治療,且不能阻止病程的發展。之所以常被問及此病,大概是因為我在十幾年前發表過一篇中醫治療ALS的論文;來到加拿大後,又曾幫助一位ALS患者恢復了健康。據調查,這位病人目前是加拿大唯一康復的ALS患者。因此,不論是對於我,還是對於該名患者,這都是一件多麼幸運的事情。曾經有一位溫哥華的ALS病人找到我,告訴我他已發病兩年多了,全身的肌肉進行性萎縮,不能行動,甚至已經到了無法吞咽的地步,西醫已放棄治療。他懇切地問:中醫能救我嗎?在詳細收集病人資訊之後,我思慮再三,回答:以我的經驗能力,我不能幫到您了,因為已經太晚了!這個答案很殘酷,也很無奈。這位病人看出我的傷感,反而寬慰我說:張醫生,您能治好哪怕一例漸凍人症,已是非常難得。希望您繼續探索,也許還有更多幸運的患者呢?這次經歷之後,我開始認真思考,希望從自己有限的ALS治療經驗中,挖掘出一些有價值的東西,進而回答:中醫該如何認識並治療ALS

中醫如何看待ALS中醫將其歸為痿證。痿證是指筋骨痿軟,肌肉瘦削,皮膚麻木,手足不用的一類疾患。痿症主要累及脾腎兩髒,以虛損為主;病輕者中氣不足較多,漸而波及氣血,病重者脾腎陽虛多見,因而可分為脾虛,脾腎氣陰兩虧,脾腎陽虛三個層次。讓我們回到這則康復的案例。患者為一名年近六旬的華裔女士。見到她的數月前,已被確診為ALS。在半年時間內,其身上相繼出現小腿拖行無力,臀部肌肉、大腿肌肉、小腿肌肉進行性萎縮、凹陷,眼瞼開闔無力,周身乏力。經過詳細辨證,我發現該女士處於脾腎氣陰兩虧這個階段,又兼有痰熱。因此,治療起來,既要注重補益脾腎,又要兼顧疏導和流通。具體實施,須要針灸、點穴引導、食藥療並用。經過一個月的治療調養,患者病況始有起色,肢體漸有力;二個月後,臀部、腿部肌肉逐漸長起來了,但行動仍僵硬;五個月後,萎縮區域的肌肉進一步豐滿,眼瞼無力症狀開始改善;七個月後,患者萎縮區域的肌肉形態及功能基本恢復,行動自如,能完成各種游泳動作、太極拳動作;十個月後,患者肌肉形態、功能穩定,眼瞼無力症狀基本消失。

回顧這則病案,我有幾點切身的體會。第一,治療時機宜早不宜遲。特別是不要托到不能吞咽時再尋求中醫治療。第二,無論病程到了何種地步,補益脾胃都是一項基礎工作,必須長期堅持方可見效。第三,傳統的針灸、點穴手法是不可替代的,須貫徹始終。第四,要以食療代替藥療,方有更大機會幫助不堪的機體逐漸恢復活力。第五,醫者須幫助患者恢復樂觀的情緒,並給予持續的鼓勵。第六,醫者須幫助患者及家屬掃除對中醫的不解,建立對中醫的信心。第七,患者須適時開展自我恢復訓練。

本文版權歸張碩博士所有,如欲轉載,請聯繫張碩博士本人。如您有病症疑問,可免費諮詢,致電留言給本人:403.890.6873,或發電郵至:dr.zhangshuo@gmail.com,會及時答覆。

2015年9月10日星期四

中醫醫話:妙法治“咳”

/張碩 中醫博士

秋意漸濃,因咳嗽前來就診的病患也日漸增多。在中醫看來,這是自然的規律,因為秋燥之氣,常犯肺臟,從而引發呼吸系統的系列問題。當外界的病邪攻擊人體的時候,多是經口鼻而入,這時,整個呼吸道便是抵禦病邪的門戶,而考驗呼吸系統防衛能力的時候也就到了。一般來看,呼吸系統有著強大的自我防衛功能,而其防衛功能的直接表現便是咳嗽。咳嗽,有利於阻止病邪進一步入侵肺臟,也有利於通過痰液將有害之物排出去。但是,若咳嗽持續下去,本身也會損傷咽喉及呼吸道,引起咽喉、呼吸道的慢性損傷,甚至引發慢性炎症、哮喘。因此,一旦發生咳嗽,則須儘快予以正確的治療。中醫所推崇的咳嗽療法,重點不在鎮咳,而重在通過宣降肺氣,潤肺下氣的思路使得咳嗽消於無形。

每逢天氣驟變,常常會有焦急的家長帶著咳嗽的患兒前來就診。您若為人父母,便知在加拿大,如果孩子發生咳嗽了,全家人常常會為此焦頭爛額。因為在加拿大,西醫初步的治咳思路,是讓患兒自愈,只需休息便可,除非發生肺炎,才予使用抗生素。在西醫的角度看,這樣的處理步驟是正確的,也避免了濫用抗生素。但是,我們就要這樣看著患兒咳嗽下去嗎?這當然也不行,因為我們不希望孩子的咳嗽被托成慢性的,甚至引發氣管炎及哮喘。在這個時候,中醫往往能有所作為。

中醫能做什麼呢?試舉一例。Jessica是一位4歲的小女孩,平素身體健康,但每逢秋燥之時,便犯咳嗽。一旦咳嗽,便會持續二三周。近日,小女孩再次發生咳嗽,且伴有發燒,有少量白痰。赴兒童醫院就診,醫生囑須在家觀察,暫不予治療。在家休息一周後,其咳嗽仍持續不減,遂來我處就診。詳診舌脈,其舌質偏紅,周邊苔少,唯有舌中舌苔稍厚,脈浮緊微數。聽診肺部,尚為幹囉音,但氣道之音粗糙。我斷定咳嗽之因,仍屬風寒犯肺,壅塞氣道,令肺氣不得宣降,引發咳嗽;寒氣鬱久,稍有化熱,已耗損了肺中津液,令氣道不暢,咳嗽遷延,食欲不振,脾胃稍有濕滯。因此,須散寒宣肺,潤肺祛痰,健脾益氣。考慮到孩子尚幼,不宜針灸,便採用循經刮痧及點穴。刮痧部位選取背部的大椎穴及兩側的風池、風門、肺腧,輕刮數下,深紫色的痧疹盡顯;然後,點按太陽、陽白、曲尺、孔最、合穀、足三裡諸穴。經此一次治療,咳嗽減輕,呼吸順暢了,燒也退了。因為小女孩不耐中藥的苦味,另囑家長為其煎煮蘿蔔梨子姜棗湯,以進一步散寒解表,潤肺去咳。患兒如法連服此湯三天后,咳嗽盡消,體力、食欲恢復。蘿蔔梨子姜棗湯組方及煎煮法:青蘿蔔三分之一個,黃梨半個,生薑三片,大棗一枚,中火煎煮二十分鐘後,取湯汁,加入少許冰糖服用。方中用青蘿蔔,意在宣肺潤肺;用梨肉,以益肺金之水,又可平肝,能加強潤肺,又能預防哮喘;生薑,有散寒之功,又無燥熱之性;大棗與生薑相配,可和肌表營衛,有益於根除風寒外感。整個組方,雖全部取自食材,其配伍藥性卻毫不遜色于傳統中藥,且適合於小兒口感。以上病例,比較常見,因此對很多類似的小兒風寒咳嗽病例有一定借鑒性。需要注意的是,有的家長慣用梨子和川貝母治療小兒咳嗽,其實這是大可不必的,因為川貝母有小毒,雖然毒性較低,但也不宜讓小兒過多服用。以上所述的蘿蔔梨子姜棗湯,對一般的小兒風寒咳嗽,常常是有效的,但對風熱型咳嗽,則往往效果不顯。若遇風熱型咳嗽,則須更謹慎對待,因為在當下的環境中,常常伴有病毒感染。如何治療風熱型咳嗽呢?中醫也有好辦法,但須留待在以後的文章中為您分解。咳嗽雖為常見之症,亦有多變之危,因此請讀者務必密切觀察,慎重對待,如有必要,須儘快諮詢專業西醫、中醫。

本文版權歸張碩博士所有,如欲轉載,請聯繫張碩博士本人。如您有病症疑問,可免費諮詢,致電留言給本人:403.890.6873,或發電郵至:dr.zhangshuo@gmail.com,會及時答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