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碩
中醫博士
朋友,您近來有否關注“冰桶挑戰”?這是一項社交網路上發起的籌款活動。參與者要將一桶冰水從自己頭上澆下,並將過程拍成視頻上傳至社交網路,以引起公眾對一種被稱為“漸凍人症”的疑難病的關注。此病患者通常會因肌肉萎縮而逐漸喪失生活自主能力,而認知能力往往不受影響,故常被稱為“清醒的植物人”。什麼是“漸凍人症”呢?它的學名是肌萎縮性脊髓側索硬化症(簡稱ALS),是一種漸進性的神經退行性疾病,可令退變的運動神經元無法控制肌肉,引起肌肉萎縮,進而完全喪失活動能力;預期壽命約三至五年;發病率約十萬分之二到十萬分之五。目前,現代醫學尚未找出“漸凍人症”的確切病因,因而仍然被西醫視為不治之症。既然如此,可否另闢蹊徑?中醫會對這種疑難病有招嗎?近十年來,我常常會收到各方來電、郵件被專門問及這個問題。這源於我的老師吳國鳳醫師和我於十幾年前發表的一篇關於中醫治療“漸凍人症”的論文。文中,我們總結了治療該病15例的臨床經驗。通過這些珍貴的臨床案例,我們認為,中醫對於治療“漸凍人症”是有法可依的,甚至對於個別案例可實現臨床治癒;雖然我們不能武斷地說,中醫“攻克”了“漸凍人症”,但中醫的價值確實通過一個個鮮活的實例,被一次次彰顯出來。至少,我們不能再忽視中醫對該病的意義了!因為對於該病患者來說,真是“時不我待”!
多年前,懷揣著這些寶貴的中醫經驗和傳揚中醫的理想,我隻身來到加拿大。經年日久,我的患者群在不斷擴大,其中也不乏些許成功的醫案,但我的心中始終揮不去一個情結:“我要在這裡找到‘漸凍人症’患者,我要用中醫的方法改變他/她們的生命!”因此,在我的專業簡介中,我都固執地將“肌萎縮性脊髓側索硬化症”作為重要專攻病種列出來。朋友有時開玩笑說:“你別列了,這種病太罕見了,何日君才來呢?”
然而,我真地等到了這個人!兩年前深冬的一天,一位年近六旬的華裔女士來到我的面前。她於數月前被確診為“漸凍人症”。在短短半年時間內,在她的身上相繼出現小腿拖行無力,臀部肌肉、大腿肌肉、小腿肌肉進行性萎縮、凹陷,眼瞼開闔無力,周身乏力,並常伴痛風發作。加拿大醫生告訴她一個殘酷的結論:“你的病不能治癒,也很難延緩病程,你剩下的生存期只有三年。”這真是晴天霹靂!她不願向疾病認輸,曾奔走於加拿大、中國多方求治,然而一次次的努力,只是換來了一次次的確診。幾近消沉的她,經友人介紹,找到了我。中醫是如何看待這個病的呢?中醫把它歸為“痿證”。痿證是指筋骨痿軟,肌肉瘦削,皮膚麻木,手足不用的一類疾患。痿症主要累及脾腎兩髒,以虛損為主;病輕者中氣不足較多,漸而波及氣血,病重者脾腎陽虛多見,因而可分為脾虛,脾腎氣陰兩虧,脾腎陽虛三個層次。經過詳細辨證,我發現該女士處於脾腎氣陰兩虧這個階段,又兼有痰熱,故偶發痛風。治療起來,既要注重補益脾腎,又要兼顧疏導和流通,所以要“通”補,而非“呆”補。具體實施,定要針灸、點穴引導、食藥療並用。經過一個月的治療調養,患者病況始有起色,肢體漸有力;二個月後,臀部、腿部肌肉逐漸長起來了,但行動仍僵硬;五個月後,萎縮區域的肌肉進一步豐滿,眼瞼無力症狀開始改善;七個月後,患者萎縮區域的肌肉形態及功能基本恢復,行動自如,能完成各種游泳動作、太極拳動作;十個月後,患者肌肉形態、功能穩定,痛風及神經痛、眼瞼無力症狀基本消失。當她再次來到西醫面前的時候,原先對她宣判“死緩”的西醫也終於承認:“你恢復得真好!看來中醫幫到你了。”距發病始,兩年半的時光荏苒,如今她倍感輕鬆,常感慨:“我覺得自己又活過來了!”而每當她想到昔日同期發病的病友,現已在生命的邊緣掙紮時,又不禁唏噓:“看來我選擇相信中醫是正確的!”
本文版權歸張碩博士所有,如欲轉載,請聯繫張碩博士本人。如您有病症疑問,可免費諮詢,致電留言給本人:403.890.6873,或發電郵至:dr.zhangshuo@gmail.com,會及時答覆。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注意:只有此博客的成员才能发布评论。